?
?
?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理应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黄钟大吕。然而,当前一些领域和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的主力军,面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应着力解决好科学“发声”问题,牢牢掌握话语权,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强音。
?
能发声,解决好能力本领问题。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发声不够、发声不足,或者想发声而发不出声、发不好声,反映出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力和本领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读一两本著作、看三五篇解读文章就能达到的,而要扎下根、沉下心去研读经典、掌握理论。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具备“发声”的本领和能力,理直气壮地“发声”。
敢发声,解决好破立结合问题。不破不立。解决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的“失语”“失声”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仅要积极开展正面研究和宣传,而且要针对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学说,加大辨析和驳斥的力度。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切实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当“太平绅士”,不搞“爱惜羽毛”那一套,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以反马克思主义为时尚的错误思潮敢于抵制,对“否马”“毁马”的错误观点敢于批驳,旗帜鲜明地“发声”。
巧发声,解决好方式方法问题。在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有话说不出、有理辩不明,反映出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声”的方式和方法不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枯燥的概念,而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而鲜活的思想理论武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注重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创新“发声”方式方法,大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现力和穿透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表达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做到这一点,应坚持问题导向,把研究、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研究解答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理论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接地气”、真正“解渴”“管用”,为“巧发声”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